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 DR44440-600 型平面关节升降双臂机器人,该机器人由两个四自由度升降型平面关节工业臂构成,具有高速高精度、结构紧凑、灵活配置等特点,适合大空间、高负载、多自由度作业。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发的轻 型测绘/侦查无人机成熟度较高,可直接转移转化成产业。
产品特色:可靠性高,成本低,载重大,续航时间长, 可按预设航线稳定航拍。应用领域:管道巡检、通信中继、洪涝灾情调查、森林火情监测、野生动物监测、资源勘探、人工降雨增雪、环境 监测、大气取样、农作物估产、城镇规划等。
预期效益:预计 2018 年,形成相对成熟产品并完成成果转化,年销售收入达 800 万。
绿色软枣猕猴桃:是当前猕猴桃产业新的亮点,因果实小,方便食用,适合采摘,产量高,是与中华猕猴桃等传统猕猴桃完全不同的产品,目前在国际国内处于产业的初级阶段。市场需求旺盛,特别适合北方与高山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已经形成“LD133”、“绿莓 A15”、 “晚绿 A11”等系列品种,适合在冬季最低温度为-5℃~
-25℃范围内的华北及南方高山区、华中及西南海拔≥500 米的高山区均可栽培,也可在吉林、辽宁、新疆等地用冷棚栽 培,可提早上市。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十分显著 的农艺体系,是提高黑土肥力和粮食产量,减少CO2 排放, 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黑土区农业生产增效的重要手段。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机具, 其性能和质量关乎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成败。长春中科东地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东 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技术优势,专门从事农业机械的研发与制造。主要产品免耕精量播种机能够在秸秆残茬全覆盖的情况下一次性完成深施底肥、清理种床、开沟、精量播种、施口肥、覆土镇压,是实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备和新一代产品。免耕精量播种机应用地区遍及于吉、黑、辽及内蒙古地区,销售半径覆盖吉林省的德惠、长春、敦化、安图、延吉、和龙、农安等 18 个地区,其余三省个别地区亦建立销售网络。随着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推进、国家农业政策导向、种植者认知度的不断提高,保护性耕作技术将全面推广实施,与之配套的免耕播种机的市场需求量巨大,预计未来 3-5 年仍是免耕播种机的销售高峰期。